您当前的位置:文化渊源

淮阳区划简档-神农传说对淮阳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

发布时间:2020-8-10 10:09:19

 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,狩猎、采集一直是人类生产、生活的主要形态,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人类的不停迁徙、和低生殖率。人类最早的农业生产发端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新月沃地,即今天的两河流域,当时那里气候湿润,适宜植物生长 ,他们驯化的主要农作物为二粒麦、和大麦。

  淮阳位于黄淮冲积平原的腹心地带,那时还没有经历黄河的大范围改道、泛滥和淤积,所以可以想见那时的地势要比现在低很多,气候也比今天更加多雨湿润,应该是水塘密布,河渠纵横,沃野千里,非常宜于植物生长。这里很早就有先民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,千万年间他们对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各种植物了如指掌,而且他们通过采集收获到的的很大一部分食物,正是一些田野间常见的原生黍种子。古人从发现原生黍的种子能够食用,发展到主动地种植、驯化黍,并把他作为主要农作物去栽植,一定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,所以,我们在五、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、临潼姜寨、宝鸡北首岭等遗迹发现碳化的粟粒和粟壳并不奇怪,因为人类采集原生黍做食物的历史,要远远早于有意识地种植、驯化黍的年代。只有找到人为驯化黍颗粒存在,才能证明当时农业已经出现。

  中国黄淮流域的神农氏,是传说里中国农业的发明者,和传播者,有人说炎帝是东夷人,来自东方,即今天的山东;有人说他来自西方,逐水草而居,一路东行。他从哪里来?确有分歧,没有分歧的是,他们都认为炎帝曾在陈地定居。今天淮阳东北五千米的地方有一处古迹,叫作“五谷台”,据说正是炎帝神农教民发展种植业的地方。前面已经说过,人类从采集时代认识到黍果实可食用,到发明农业,一定是一个了漫长的认识和实践过程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夕,所以,我也认为神农氏只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集大成者,决非农业发明者本身,但我要强调的是:神农氏集农业大成于一身的地点不在别处,当在淮阳。西北地区多山石,磨制石器是其主要的生产工具;而淮阳地区系黄淮冲积平原,林木茂密,缺少石头,史书记载:神农氏“断木为耜(si),揉木为耒(lei),耒耨(nou)之用,以教万民,始教耕,…”,①神农氏发明木制农具的事迹,亦正好与淮阳的地理,与物产状况相吻合。神农氏在陈地发明木制农具“耒、耜”,并对野生作物进行人工驯化,也是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”之举,顺天应地,机缘和合。

  狩猎是远古人类获取脂肪和蛋白质最好的方式,也是最富有激情和味觉刺激的生产、生活方式,但狩猎也是最不牢靠的食物来源。不耐保存,决定了肉食的短时效应;狩猎活动的不确定性,丰欠难料,这就决定了以狩猎为生随时可能忍饥挨饿;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日渐频繁、人口数额的大量增加,猎物变得越来越少,也使得狩猎活动只能居于人类获取生活资源的次要地位,起着辅助作用。东汉《白虎通义》曾对此有过经典的评述:“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,至于神农,人民众多,禽兽不足,于是神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,制耒耜,教民农耕,神而化之,使民宣之,故谓之神农。”

  基于上述两个因素,在淮阳地区先民们的狩猎和采集活动逐步退居次要地位,农业成为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。随着人们长年不懈地对作物种子做着有意识地筛选,作物品种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,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大提高,农业日渐走向成熟和发达。固着在土地上的耕作农业的发展,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,和思维认知,人们开始习惯于定居,土地第一次成为最为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源,人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和眷恋空前深化,想尽一切办法保卫土地,守护家园成为氏族的首要任务。安稳的定居生活,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带来的生活保障,为人口的急剧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,和充足的食物保障。

  在这些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,陈地(淮阳地区)终于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、人类活动最频繁的重要区域之一,也最终促成4600年前出现了像平粮台这样高耸、坚固的超级城池。所有这些繁荣与强大所以集中出现在陈地,当和神农曾在此定居生活打下的农业基础有着密不可分内在联系。

  ①《史记索隐·三皇本纪》唐·司马贞撰

  作者:范闽杰